| 序号 | 年度 | 获奖名称 | 等级 | 完成人姓名 | 主持/参与 | 单位 |
| 1 | 1989 | 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研究 | 特等奖 | 袁履冰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2 | 1989 | 对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改革 | 优秀奖 | 洪承礼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3 | 1989 | 从实践研究着手,改革体育教学 | 优秀奖 | 体育教改小组 邹继豪 赵广复 韩有林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4 | 1993 | 全方位深化无机化学教学改革 | 一等奖 | 迟玉兰 辛剑 牟文生 许维波 陈希冠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5 | 1993 | 拓宽专业 加强建设 在产学研结合新体制中培养高质量人才 | 二等奖 | 程侣柏 张英菊 李树德 吴祖望 杨锦宗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6 | 1993 | 深化改革 加强建设 稳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 二等奖 | 罗胜初等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7 | 1997 | 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的建设——校内学、研、产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冯林、沈宏书、张玉璞、毛德祥、滕洪飞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8 | 1997 | 培养少数民族高级科技人才的实践与研究 | 二等奖 | 林安西等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9 | 1997 | 跨世纪的高层次力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钟万勰等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10 | 1997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材理论教程(教材) | 二等奖 | 邹继豪、沈际洪、季克异、邓树勋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11 | 1997 | 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 二等奖 | 董加礼、施光燕、黄万风、高文森、张士科 | 参与 | 吉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
| 12 | 1997 | 计算船舶流体力学(教材) | 二等奖 | 刘应中、王献孚、周树信、陈泽梁、杨驰 | 参与 | 上海交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
| 13 | 2001 | 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 一等奖 | 程耿东 沈宏书 徐循 何明峰 郝云忱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14 | 2001 |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实施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 | 二等奖 | 高占先 刘志广 郝策 于永鲜 孟长功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15 | 2001 | 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改革、课程建设与素质培养 | 二等奖 | 周晶 栾茂田 康海贵 陈廷国 孙昭晨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16 | 2001 | 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胡英 叶汝强 杨宏秀 迟玉兰 徐铸德 张常群 陈启元 | 参与 | 华东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
| 17 | 2001 | 加强东北地区高校间的交流与协作,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 二等奖 | 吕雅文 原松梅 王力军 徐循 李金文 刘明珠 张孟云 | 参与 | 东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
| 18 | 2005 |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二等奖 | 张国梁 朱泓 郝云忱 张晓军 王宝民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19 | 2005 | 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二等奖 | 孟长功 刘志广 辛剑 程文堂 林青松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20 | 2005 | 高等化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 一等奖 | 程鹏 车云霞 高占先 张新祥 刘志广 叶汝强 李炳瑞 马玉龙 沈文霞 李士雨 陈六平 裴伟伟 孙宏伟 张宝申等 | 参与 | 南开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武汉大学 南京大学 天津大学 中山大学等 |
| 21 | 2005 | 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改革的研究与实施 | 一等奖 | 余国琮 李士雨 张凤宝 徐佩若 张泽廷 匡国柱 黄少烈 姚善泾 梁斌 赵洪 余宝乐 王保国 乐清华 陈砺 陈纪忠 | 参与 | 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
| 22 | 2009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大学生国际竞争能力 | 二等奖 | 朱泓 王殿龙 潘艳秋 林鸿飞 谭毅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23 | 2009 | 建设国内外融通的教育资源 增强教与学效能 | 二等奖 | 刘志军 刘蕴红 姜文风 刘文宇 姜文周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24 | 2009 | 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 建设一流工程训练中心 | 二等奖 | 梁延德 贾振元 王殿龙 杨晶 张红哲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25 | 2009 | 全方位打造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平台 培养高素质化工人才 | 二等奖 | 曲景平 高占先 张述伟 孟长功 张淑芬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26 | 2009 |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系统建设——工商管理教育模式创新 | 二等奖 | 苏敬勤 仝允桓 傅永刚 王淑娟 王雪华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27 | 2009 | 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水工建筑物》(教材) | 二等奖 | 林继镛 张社荣 林皋 练继建 苗隆德 彭新民 杨敏 迟世春 | 参与 |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
| 28 | 2009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和评判参考标准 | 二等奖 | 马庆国 杨德礼 李京文 汪蕾 陈宏民 吴晓波 胡旭初 胡祥培 魏江 陈明亮 | 参与 | 浙江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
| 29 | 2009 | 化工类多元化和国际化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 | 一等奖 | 王静康 元英进 王志 辛忠 余立新 郭新闻 张卫东 姚善泾 刘晓勤 梁斌 郭绍辉 | 参与 | 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浙江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四川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30 | 2014 | 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一等奖 | 李志义 张维平 朱泓 刘志军 冯林 赵明山 高占先 苏敬勤 李延喜 范悦 卢玉峰 原毅军 张言军 迟景明 林鸿飞 姜峰 王殿龙 仲秋雁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31 | 2014 | 无机化学学科框架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 | 二等奖 | 孟长功 王慧龙 胡涛 于永鲜 牟文生 安永林 辛钢 周硼 赵艳秋 张建军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32 | 2014 | 融合重点学科资源,建设土木水利类专业高水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二等奖 | 陈廷国 王宝民 宋向群 李昕 张哲 郭莹 王晶华 刘亚坤 陈静云 袁永博 任冰 张日向 殷福新 舒海文 姜韶华 张建涛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33 | 2014 | 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改革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朱泓 姜文凤 王殿龙 宋向群 张述伟 林鸿飞 贾振元 银建中 全燮 罗钟铉 李廷举 胡平 宫文飞 高欣 王正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34 | 2014 | 创建工程训练竞赛新模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 二等奖 | 梁延德 李志义 刘志刚 傅水根 孙康宁 朱华炳 刘胜青 贾振元 张红哲 李喆 唐勇超 姚雁 马海波 王克欣 鲍永杰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山东大学 四川大学 |
| 35 | 2014 | 多维度立体化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 | 二等奖 | 刘志军 张晓军 王健 于迎昕 任立春 袁风 赵铭伟 王涌涛 高占先 夏远景 刘勃 王春鹏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36 | 2014 |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式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 | 二等奖 | 魏晓文 杨慧民 戴艳军 马莹华 葛丽君 陈晓晖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37 | 2014 | 构建国际实质等效的化工专业认证体系,提升化工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 | 一等奖 | 王静康 张凤宝 王保国 乐清华 张述伟 郭宝华 李建伟 管国锋 唐旭华 张金利 夏淑倩 | 参与 | 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
| 38 | 2014 | 远程教育工科专业在线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应卫勇 程华 钱自强 刘百祥 孙力 梅雨 沈翔 王永志 高建宝 姚俊(1973) 姚俊(1979) 汪淳 | 参与 | 华东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39 | 2018 | 经管专业C-MAPs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实践 | 二等奖 | 苏敬勤 叶鑫 洪勇 郑皓 朱方伟 宋金波 吕一博 李新然 郭文臣 王淑娟 李慧 杨春薇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40 | 2018 | 基于科教协同的“华罗庚班”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二等奖 | 卢玉峰 李崇君 巩馥洲 李嘉禹 雷逢春 刘西民 张立卫 张宏伟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41 | 2018 | 工程创新能力导向的机械类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贾振元 崔岩 孙晶 刘新 孙伟 王永青 张伟 刘莹 边悦玲 王殿龙 王大志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42 | 2018 | 中日合作办学模式下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二等奖 | 罗钟铉 大久保英嗣 樊鑫 江贺 李凤岐 平林晃 林林 李豪杰 孔维强 刘玉琴 王卓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43 | 2018 |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311”体系创新及十年实践 | 二等奖 | 李志义 陈启元 郑家茂 朱泓 许晓东 洪大用 万小朋 李正 刘志军 刘义伦 邵进 江志斌 陆国栋,唐子龙 吕永康 王兴元 郭庆 杨芳 平力 沈孝兵 谢火木 张佐刚 沈毅 徐雷 李军 尹辉 马丹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厦门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
| 44 | 2018 | 建设系列化学精品开放课程 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 二等奖 | 姜文凤 王新平 胡涛 吴硕 王旭珍 于丽梅 陶胜洋 王秀云 王新葵 刘迪 于永鲜 刘志广 孟长功 高占先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45 | 2018 | 规范引导、协同育人、均衡发展的中国化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王静康 冯亚青 张凤宝 于建国 李伯耿 陈建峰 山红红 梁斌 潘艳秋 王玉军 陈砺 管国锋 庄志军 张玉苍 张金利 郝长江 夏淑倩 赵双良 | 参与 | 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四川大学 清华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海南大学 石河子大学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
| 46 | 2018 | 推进基础课与实践教学协同创新,致力知识向能力有效转化 | 一等奖 | 孙康宁 梁延德 傅水根 于化东 张景德 罗阳 林建平 朱华炳 童幸生 刘会霞 韩建海 邢忠文 付铁 朱瑞富 张远明 李爱民 毕见强 杨莲红 韦相贵 黄根哲 | 参与 | 山东大学 清华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同济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江汉大学 江苏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昌吉学院 钦州学院 |
| 47 | 2018 | 构建国际实质等效水利类专业认证体系,引领中国特色水利类专业的改革与建设 | 二等奖 | 陈元芳 姜弘道 黄介生 陈建康 李国芳 马震岳 胡明 陈达 李贵宝 聂相田 王瑞骏 任立良 张展羽 任黎 鲁扬 杨涛 | 参与 | 河海大学 武汉大学 四川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水利学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中国水利教育协会 |
| 48 | 2022 | 引领未来、思维牵引、顶天立地——卓越化工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与实践 | 一等奖 | 张凤宝,夏淑倩,彭孝军,辛忠,管国锋,梁斌,刘清雅,潘鹏举,卢滇楠,方向晨,郝长江,马新宾,张金利,韩优,王召,王磊 | 参与 | 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
| 49 | 2022 | “一体两翼,四轮驱动”的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一等奖 | 彭孝军,叶俊伟,王维,潘艳秋,纪敏,关珺,郭新闻,张述伟,吴雪梅,都健,牛慧,王世盛,徐威,何德民,毛庆,曹永红,赵江涛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50 | 2022 | 从质量控制走向质量文化: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发展 | 一等奖 | 顾祥林,朱泓,计国君,吴志军,刘志军,李亚东,朱伟文,陈以一,张伟平,蔡三发,黄一如,赵鸿铎,许维胜,邓慧萍,杨文卓 | 参与 | 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
| 51 | 2022 | “国创计划”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 | 二等奖 | 巩金龙,万小朋,朱泓,刘建林,李正,张锐,徐雷,曹德欣,曹新方,杨芳,管虹,张熙伟,王世斌,原续波,张琳,刘岳,罗云孜,徐天一,施亮星,王建荣,郄海霞,贾果欣,雷建军,郑春东,潘峰,李霞,杨光,张诗阳,郑喆 | 参与 | 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 52 | 2022 | 创新“4451”实验教学体系 提高基础化学实验的“两性一度” | 二等奖 | 姜文凤,宿艳,孟长功,王秀云,田福平,潘玉珍,张永策,徐铁齐,谭大志,杜欣,纪敏,吴硕,崔淼,戴岳,黄斐斐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53 | 2022 | 突出海洋工程培养特色 创新土木类专业育人体系 | 二等奖 | 杨庆,孔纲强,黄丽华,张继生,杜志达,陈廷国,于龙,杨钢,刘涛,王宝民,赵胜川,唐小微,唐洪祥,王立成,郑金海,张金利,王胤,王忠涛,陈徐东,潘宝峰,张宏战,周长俊,任玉宾,韩云瑞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
| 54 | 2022 | 高校创新人才规模化自主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施 | 二等奖 | 冯林,李茂国,高国华,朱正伟,张崴,汪洋,刘胜蓝,刘本东,魏华,吴振宇,朱泉国,刘小冬,贾传果,刘洋,王飞龙,袁涛,韩忠,李正良,周末,许晓娟,尹建华,杨震宁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 |
| 55 | 2022 | “创新导向 四位一体”的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 二等奖 | 盛贤君,王开宇,商云晶,高庆华,郭艳卿,马驰,赵权科,崔承毅,周晓丹,秦晓梅,王帅,孙智妍,解永平,王宁,汪德刚,王宇新,刘蓉,龚晓峰,孙长海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56 | 2022 | 面向双碳战略的能源动力类“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 二等奖 | 宋永臣,唐大伟,刘志军,东明,杨明军,尚妍,段玉平,王晓放,巴雪冰,沈胜强,穆林,隆武强,姜东岳,王璐,吴曦,贺缨,凌铮,刘宏升,冯立岩 | 主持 | 大连理工大学 |
| 57 | 2022 | 绿色工程理念引领的工程教育新体系构建与实践 | 二等奖 | 辛忠,黄婕,张先梅,司忠业,吴艳阳,马新宾,彭孝军,潘鹏举,周玲,王慧锋,顾学红,修光利,栾伟玲,涂善东,华炜,叶俊伟,周浩力 | 参与 | 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化工学会 |
| 58 | 2022 | 结构设计竞赛20年促进大学生创意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改革和实践 | 二等奖 | 金伟良,袁驷,李国强,陈云敏,徐世烺,李宏男,范峰,王湛,张川,方志,熊海贝,丁阳,曹双寅,吴涛,陆国栋,段元锋,赵羽习,肖岩,刘峥嵘,吕朝锋,丁元新,毛一平,姜秀英,张威,邹道勤,余世策 | 参与 | 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长安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全国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 |
| 59 | 2022 | 基于课程结构及形态创新的KAPIV一体化工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二等奖 | 孙康宁,梁延德,刘会霞,张景德,于化东,李爱民,林建平,朱华炳,李双寿,韩建海,李晓东,朱瑞富,罗阳,刘新,齐乐华,吴承格,范胜波,赵冬梅,杨平,徐向纮,王佑君,庄红权,付铁,刘甜甜,陈刚,宋晓,齐炳和,钱俊,李卫国,张庆,黎振华 | 参与 | 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江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清华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天津大学,新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
| 60 | 2022 | 基于“双轴联动”的全过程、模块化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 二等奖 | 孟庆春,戚桂杰,盖建华,杨海军,李扬,黄潇婷,戎晓霞,朱方伟,任晓阳,张江华,刘冰 | 参与 | 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北经济学院 |
| 61 | 2022 | “水土交融,场网共享”新时期大土木实践育人模式构建与示范 | 二等奖 | 王复明,杜彦良,周福霖,陈湘生,邓铭江,唐洪武,许唯临,刘加平,朱合华,周建庭,王宗敏,何川,吴智深,李庆斌,冯平,周颖,林凯荣,方宏远,杨俊,陈红,丁选明,谢红强,雷冬,罗尧治,王玉银,刘斌,李冬生,王述红,余志武,刘勇,杨健,刘云贺,罗蓉,王召东,陈雷,张玉清,刘雪梅,贾永胜,谭平,张吾渝,陈秀云,吴曙光,郦伟,包小华,高占凤,徐慧宁,龚之冰,孙金山,赵新宇,郭成超 | 参与 | 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青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城建学院,新余学院,惠州学院,黄淮学院,坝道工程医院(平舆) |
| 62 | 2022 | PDCA-SE驱动的德才兼备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 二等奖 | 张英杰,束洪春,瞿广飞,董鹏,李志义,宁平,邹永松,殷国禺,李祖来,董洋,吴顺川,许蔚,王鹏,那靖,冯晶,范开涛,刘荣佩,陈庆华,任金凤,王雷 | 参与 | 昆明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