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递 >> 新闻快递 >> 正文

以优化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 对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


广播电视学2020年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圆满完成

作者: 来源:人文学部 发布时间:2020-08-25 点击:[]



为更好落实学校新一轮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精神,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新闻与传播学系认真研读学校规划,以卓越新闻人才培养2.0意见、新文科建设理念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为依托,以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内容进行反复研讨和论证,通过找差距,补短板,逐步调整和完善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方案,目前广播电视学2020年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已圆满完成。

新闻与传播学系培养方案的调整工作启动于201911月,系主任王爱玲、副主任王芳菲和胡晓娟首先对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等国内外知名新闻院校的本科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调研,对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人才基本培养模式、前沿培养方向和特色培养课程加以总结,于20205月形成了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初步调整思路。

6月,组建了教研室为单位的基层教学组织,成立了广播电视学专业2020级本科培养方案制定小组,形成了课程设置的初步规划。在此基础上,培养方案制定小组召开第一次系所全体教师大会,听取专业教师对课程设置、课程名称、授课学期和学分等的意见。

20207月,培养方案初稿第一次提交由用人单位、毕业生代表和培养方案制定小组成员在内的培养方案制定小组审阅。专家提出了加强融媒体课程建设、打造公共传播类课程模块、强化实践实训环节、调整一些课程方向等具体建议。其后,培养方案制定小组与各专业教师反复沟通调整思路、确认开课情况、核对培养方案细节,与专家通过微信群多次研讨、论证之后,于8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方案。

1 广播电视学2020培养方案制定小组建议反馈

广播电视学本次培养方案,在学部“宽口径、厚基础”的大类平台课设置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专业课程的衔接性、创新性培养和教学体系优化和完善。

1)结合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和媒介发展趋势,对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在国家标准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新方案根据国家专业质量建设标准,设立了《新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学理论前沿与方法》等专业基础课程。同时,方案立足媒体发展趋势,对部分专业课程加以更新,如将《报纸编辑学》替换为《视频编辑方法与技巧》,并对研究方法、国际视野等进行了补充,新增《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全球传播与媒介前沿》等课程。

2)选修课程结合新文科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标准,进行课程模块设置,体现信息技术和学科交叉特点。

针对国家提出要加强融媒体人才、公共传播人才培养的战略思想,此次培养方案对2016版培养方案的“新媒体”和“广告”课程模块加以调整,改为“融媒体类”和“公共传播类”两个选修课程模块。其中,“融媒体类”模块旨在通过《计算传播学基础》、《Python数据处理与分析》、《信息设计》、《网络舆情监督法规》等课程进行文理交融和学科交叉建设,体现新文科建设理念;“公共传播类”则将传统的《广告文案》、《广告设计》等课程,更新为强调新媒体发展趋势和全球化传播视野的《创意传播与整合设计》、《全球营销新趋势》等课程。

3)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业界前沿完善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并强调以工作坊和项目制动为主的实训教学方式创新。

新方案将《新闻宣传技能演练》、《融合多媒体作品创作》、《报纸编辑学》等传统课程调整为前瞻性和实操性更强的《融媒体工作坊》、《版面创作实验》等课程,同时结合业界用人新需求增加了《虚拟现实(VR)创作工作坊》课程。课程实训教学,强调以作坊式、项目制动等方式,促进学生成果有效产出。

4)对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对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估提出更明确规范和要求。

在培养方案反复论证研讨中,对接国家一流专业论证标准,基本确定了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考核体系,基本明确了每门专业课程要和专业整体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有效对标和衔接的毕业设计要求。

2 广播电视学2020培养方案论证会召开

广播电视学专业2020年本科培养修订方案,在和业界代表、往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交流、征询意见时。与会业界专家王小星,对此次培养方案的调整思路给予充分肯定,“从我个人的新闻从业经验看,现在的培养目标完全可以满足我们单位的用人需求。”新华社大连支社前社长傅兴宇评价课程设置体系:“在当前的环境下,新闻教育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更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思想价值观,此次课程中增加了不少实训课程,并增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课程,在我看来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毕业生代表也结合自身专业学习感受和求学、工作经历,对课程设置发表了看法,“新增的大类平台课程和《计算传播学基础》、Python技术等专业课程,与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知名新闻院校的考核方向接轨,也是国外高校招收学生的一个重要考量,既把握了时代的数字特征,也不失人文沉淀,有助于提升新传学生的人文素养”。

几位毕业生对交叉融合课程做出了“十分感兴趣”“好想回母校重新学习”的积极评价。

随后,围绕融媒体人才培养、产学研互动、专业特色打造等方面,大家群策群力,建言献策,为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贡献智慧。毕业生代表卢大鹏提出,可以依托地缘特征和学校学科优势,进一步提炼广播电视学的专业特色。比如,借助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语言优势,增强英语和日语、韩语等小语种新闻报道课程,打造具备东北亚国际交流合作的语言优势。毕业生代表张雅馨和房瑗针对国内外高校录取研究生的要求,建议要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的工科背景,在加强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强化计算机背景、数据分析、数据新闻等特色课程,尤其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之成为学生的竞争优势。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副部长武文颖指出,培养方案是专业实现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的总体计划和支撑性内容,也是学校和专业对人才培养进行过程管理、产出评价、质量监控、持续改进的基本依据。本科培养方案在修订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多与用人单位、业界专家座谈,听取毕业生和在校生的反馈和诉求,将培养方案做实落细,为国家级一流专业三级认证做好准备,切实提高学部人才培养质量。

上一条:公共管理系组织讨论2020年本科培养方案修订 下一条:我校学子在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化工设计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佳绩